文/陈蕙慧
本文原载于作者脸书,经同意后转载
琳森说若他一生中只能推荐一本诗集,那就是《痖弦诗集》。
他喜欢并受惠的诗人不少,但为什幺是痖弦?他谈起那个令人嚮往的时代,一群爱诗的人彻夜清谈、辩论诗的理论、概念、主张,热血激情,一股脑地写诗、读诗、吟诵诗,为诗与生命内涵奋进。而其中的灵魂人物是痖弦。
(这样的时代不复存在,只能憧憬)
这让我想起茨威格在《昨日世界:一个欧洲人的回忆》中,描述他与中学时代几个热爱阅读追求心灵富足的同学,疯狂沉迷于里尔克的诗句的情景,那时候的维也纳官方评论家,都还不晓得里尔克是何许人也呢。
琳森谈起痖弦创作时间只有短短十年,之后从未再提笔写诗却始终不曾回应众人的询问,最终在近年的《在岛屿写作》纪录片拍摄时才透露心思,这一段很令人在意的悬念。
同时也谈及痖弦诗的意象与韵律之特别,而这一点,我想,除了知名的〈如歌的行版〉之外,直接在此摘录几段我很喜欢的〈给超现实主义者〉,更能理解其神髓吧。
给超现实主义者
──纪念与商禽在一起的日子
你的昨日与明日结婚
你有一个名字不叫今天的孩子
你的歌衫披在狗子们的身上
鱼飞翔,在天空
鸟戏泳,在水中
你的膝盖不认识自己的
自己的脚趾
你是去年冬天
最后的异端
又是最初的异端
在今年春天
更多精彩内容,欢迎收听本集的「经典也青春」,《杜斯妥也夫柯基》、《麦葛芬》的作者,诗人蔡琳森领读《痖弦诗集》。
▶︎▶︎▶︎免费订阅经典也青春 Podcast。名家领读,经典随身听!